课程详情
2021年2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中共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要通过党史学习,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动员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通过本次授课,了解中国成立的时代背景、社会基础及其与列宁领导的俄国共产党的“革命输出”之间的关系,了解最初的共产党员(“五四青年”)的来源,他们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困惑,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年代遭遇的苦难与坚持,了解中国工厂当一大到五大的基本状况,革命道路的争论与变化等,最终落脚在毛泽东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想。
企业的管理层、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和领导干部
一、近代三大政治集团的特点及比较
1、北洋集团:松散的新旧杂糅的政治联盟
2、国民党:从秘密会党到“半盘西化”的政党
3、中国共产党:现代政党
二、共产党产生的时代背景
1、思想氛围:新文化运动与西洋崇拜的心态
2、诸种改良方案的失利、1919年巴黎和会及其引发亡国危机:
3、“以俄为师”的社会思潮:俄国抗拒干涉的成功与《卡拉汉宣言》(1919.07,1920.07)
三、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激进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组成的社会团体。
1、新民学会(1918.4,湖南):毛泽东(1893)、蔡和森(1895)、罗章龙(1896)、何叔衡(1876)、李维汉(1896)、向警予(1895)
2、觉悟社(1919.9,天津):刘清扬(1894)、周恩来(1898)、邓颖超(1904)
3、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5,上海):李汉俊(1890)、李达(1890)、陈望道(1891)、戴季陶(1891)、邵力子(1882)、陈独秀(1879,求是书院)、施存统(1898,浙江一师)、俞秀松(1899,浙江一师)
4、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3,北京):李大钊(1889),张申府(1893)、张国焘(1897)、邓中夏(1894)、高君宇(1896)、罗章龙(1896)、刘仁静(1902)、瞿秋白(1889)、谭平山(1886)、刘清扬(1894)、张太雷(1898)
四、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列宁的世界革命理想与东方世界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位置
2、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上海、北京党组织成立的始末
3、国产国际代表马林与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4、旅欧支部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五、1927年之前中国共产党的辉煌与苦难
1、中国共产党的“共产国际支部问题”:马林与陈独秀
2、共产国际与国共合作:斯大林、托洛斯基、马林、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的不同态度
3、早期共产党人对苏俄道路的反思:邓中夏
4、国共合作期间苏联对国民党领导层的把控及中国共产党的快速发展
5、国民党的“反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血泪教训
六、讨论: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及其当代启示
七、思考题:革命青年何以在鲜血屠刀中坚持革命理想?
潘建雷 老师(北京、温州)
——党史与政策解读专家
现任温州医科大学副研究员(政策研究方向)
曾任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硕博连读)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本科毕业
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2007-2008)
香港浸会大学交流学生(2003)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评审专家
【授课风格】
叙事宏大,立意高远
视野宽广、学识丰富
【个人简介】
潘建雷,副教授,200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先后在北京市委党校、温州医科大学大健康发展研究院做政策研究工作。2009年参加工作,迄今出版专著2部,译著3部,论文集1部,古体诗词集1部,发表文章4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获得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与批示5次,专业从事党史教育和政策解读十多年,长期讲授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整风运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主题课程,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出版专著和译著】
专著:
《为现代社会而拯救自然:卢梭的“自然学说”释义》,上海三联书店,2018
《深度分工时代的社会团结:涂尔干社会理论精义》,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待出)
《索我理想之中华——近代中国转型的中间反思》,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待出)
译著
马克斯·韦伯,《论俄国革命》,上海三联书店,2010
梅因,《民众政府》,上海三联书店,2012
霍松,《启蒙与绝望:一部社会理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18
【发表论文】
2006,《认同政治的再思考》,载于《身份认同研究》,张静主编,上海人民出版
2009,《为个人主义奠定社会基础——读涂尔干<宗教生活基本形式>》,《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C刊)
2010,《差序格局、礼与社会人格》,《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C刊);转载于2011,《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费孝通百年诞辰纪念专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文人风化与人的变形——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社会学主旨》,《社会理论学报》(港台期刊)秋季号,荣获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2010,《“大跃进式”的城市化必须反思》,《改革内参》第48期
2011,《社会科学是否忘记了“正当”问题——评列奥·斯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C刊)
2011秋季号/2012秋季号,《自然人、剩余生产力与“善恶同体”的社会——卢梭<二论>的社会“意象”》(上、下),《社会理论学报》(香港),获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2011,《京郊农村“聚变式”城市化背后的制度变迁》,《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0-2011)》,戴建中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转载于2011,《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从家庭教会的兴起看心灵危机》,《改革内参》第17期
2011,《北京人口背后的深层社会结构》,《改革内参》第28期
2011,《孔子像与“文化荒芜”时代的彷徨》,《改革内参》第43期
2011,《重建社会团结》,《中国社会科学报》(11月22日)
2012,《生成的结构与能动的实践——评布迪厄<实践与反思>》,《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C刊)
2012,《简论传统中国社会服务的心性基础与组织载体》,《社会保障研究》第2期(C刊)
2012,《“污秽”与道德秩序——评玛丽·道格拉斯的<洁净与危险>》,《社会》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全文转载,2012年第4期)(C刊)
2012,《北京人口具有聚集效应》,《中国社会科学报》(9月21日)
2012,《中国传统文化:百年历程与现代价值》,《新视野》第6期(C刊)
2013,《分工条件下的社会团结如何可能——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主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C刊)
2013,《绿色的“树葬”:敦厚民德与生态文明的双赢》,《中国民政》第8期
2013,《“强政府、大社会”:关于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组织》11期
2014,《援儒入佛:释家智旭“颜子之传”重塑道统观的尝试》,《新视野》第6期(C刊)
2014,《深度分工时代的社会团结如何可能——涂尔干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理论学报》(香港) 春季号
2015,《用科学重建“社会”的权威——论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主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C刊)
2015,《为现代社会而拯救自然——卢梭<爱弥儿>前三卷释义》,《社会理论学报》(香港)春季号
2015,《权威的构成:乡村社会治理秩序的古与今》,《社会建设》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社会学》2016年第4期)
2015,《合作社:乡村工业的可能模式——<江村经济>的实质主题》,《社会学评论》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2016年第3期)
2016,《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问题研究——基于对G省实践的调查》,《地方治理研究》第2期
2016,《人性宗教、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论现代社会道德重建的方案》,《社会建设》第4期
2017,《从伦理共有到股份合作: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的谱系变迁》,《地方治理研究》第2期
2017,《契约:世俗生活的仪式与规范——涂尔干<社会学教程>的“契约学说”释义》,《社会建设》第3期
2017,《财产权的社会本质及其现代形式——涂尔干<社会学教程>的财产权学说释义》,《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
2017,《人口发展促社会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8月9日第6版(社会学版)
2017,《召唤亿万民众的梦想》,载于《选择:十八大以来的党的理论创新》(第二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8,《作为首要道德机构的国家——涂尔干的“国家学说”释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C刊)
2018,《深度分工社会的基础道德器官——涂尔干的“职业团体”学说释义》,《社会学评论》第2期
201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于《辉煌:新时代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什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8,《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我国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发展对策》,《中国民政》第21期
2019,《索我理想之中华——近代中国的历史转型与反思》,《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2019,《强政府、大社会: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的实践与反思》,《地方治理研究》第2期
2019,《调控失范的经济生活——涂尔干<社会主义与圣西门>释义》,《社会建设》第2期
2019,《中国观念的历史演变》,《学习时报》8月23日
2024,《民初的巨变与应对方案:被转型浪潮吞噬的宋教仁》(待刊)
2024,《中华文化体的三个历史时期与两次转型》(待刊)
【研究课题】
1、北京市社科基金: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问题研究(2018年结项)
2、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产权问题研究(2015年结项)
3、民政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社会服务问题研究:基于广东的案例研究,2015年结项)
4、北京社科联:京郊村办企业产权问题研究(2014年结项)
【奖励及批示】
1、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10-2011年度)
2、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012-2013年度)
3、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2015年)
4、全国党校系统第十一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7年)
5、“增社会温度、助大国善治:有关志愿社会的几点思考”,《全国社会组织舆情专报》全文摘编,获民政部副部长批示
【主讲课程】
党史系列
《不忘初心:大革命年代的共产党人》
《红星照耀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的“长征精神”》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史(1921-1945)》
《延安整风运动与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次理论自觉》
政策解读系列
《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飞跃》
《乡村治理秩序的古今变革: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层思考》
【服务客户】
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北京住总集团、中信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温州市中心医院、温州水务集团、温州交通发展集团
【学员评价】
潘老师多年为我们密云党校讲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共早期党史1921-1945》、《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等党史与政策解读课程,视野广阔,学识渊博,广受学员好评。
——密云党校干部培训班
潘老师讲授的中共早期党史不拘一格,事件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人物鲜活生动,跃然纸上,仿佛重新回到历史现场,学员听得津津有味。
——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王世泽
潘老师讲授的《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宏观的历史事业与广博的人文学识,给我们展现了一副磅礴大气的近代史画卷,让我们感受到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个课程深受学员欢迎与好评。
——温州中心医院党工委
其他课程推荐
培训课程 | 主讲 |
---|---|
2025年宏观形势分析和零售行业发展展望 | 刘剑 |
2024年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分析 | 刘剑 |
“一带一路”战略分析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 | 刘剑 |
2024年两会解读及形势分析研判 | 刘剑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石红聚 |
一部党史百年党章 | 石红聚 |
学习党章尊崇党章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 | 石红聚 |
树立党的纪律和规矩意识做新时代政治上的明白人 | 石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