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课程编号】: NX40414
【课程名称】: 中华传统家训中孝道文化的时代传承及其路径选择
【课件下载】: 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分类】: 职业技能培训
如有需求,我们可以提供中华传统家训中孝道文化的时代传承及其路径选择相关内训
【课程关键字】: 孝道培训

课程详情


课程背景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训尤其推崇孝道,倡导以孝立身,以孝齐家,是稳定国家政治和社会人伦的理论基础。孝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不断绵延的遗传密码,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丰富的价值意蕴,对于涵育优秀家风家教具有重要意义。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应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强化社会敬老,实施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和创新工程。”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伟业面临未富先老的困境,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从孝道文化为突破口追求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进行系统化、理性化的现代转化,不仅是全面唤醒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课程大纲

一、孝道是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价值核心

(一)孝道是个人德行的追求

(二)孝道是敦亲睦族的使命

(三)孝道是国家治理的需要

(四)孝道是醇化世风的滋养

二、传统家训中孝道文化的内涵意蕴

(一)爱敬忠顺的伦理精神

(二)忠君效国的家国理念

(三)教孝立孝的道德实践

三、传承传统家训中孝道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汲取以孝立身理念完善个人德行

(二)传承敦亲睦族教化营造和谐家庭

(三)弘扬和睦和煦家风醇厚世风民风

(四)提倡爱老敬老保障家庭养老模式

四、传承优秀家训中孝道文化的路径选择

(一)立足时代语境合理开发,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孝道观念

(二)整合优秀传统家训资源,加强孝道文化传承的内容建设

(三)注重父母长辈言传身教,树立严慈结合的家庭教育理念

(四)明确孝道文化价值诉求,赓续家国天下的责任伦理价值

张琳

张琳,女,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访问学者,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伦理学与中国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全国学校共青团、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社科联、徐州市等社科基金项目10项,相关成果荣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权威期刊、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译注《了凡四训》、参与撰写《中华十大家训(五卷本)》(之三)、《江苏家训史》等4部著作。在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徐州市、学校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6次,获校级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项目1项。

主讲本科生课程《伦理学》《教师职业伦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研究生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讲授《中国传统家训道德教化思想研究》《<了凡四训>的伦理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傅雷家书>的育人理念及其时代借鉴》《<朱子家训>伦理教化的三维向度》《中华传统家训中孝道文化的时代传承及其路径选择》《新时代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若干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等专题讲座。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研究、伦理学与中国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受教育经历:

2007/09- 2010/07,江苏师范大学,硕士;

2019/09- 2022/06,南京师范大学,博士。

主持项目:

1.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传统家风家训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18BKS040)。

2.2022年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的若干思考”(22XSXC-028)。

3.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科研项目:传统家训道德教化思想的实践路径研究(22XFRS027)。

4.2015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5MLD001)。

5.2015年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立项课题:利用校史校情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方法研究(2015LX115)。

6.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基于近年来江苏地方道德建设经验研究(2015SJB378)。

7.2015年江苏省社科联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研究(15SYA-018)。

8.2014年徐州市社科基金项目:徐州“好人文化”建设中贯穿为民、务实群众观点教育实践活动研究(2014XSB-006)。

9.2010年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

10.2020年江苏师范大学课程建设专项:《思想道德与法治》。

期刊论文: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核心),2017(8)

2.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5日第11版。

3.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探索》(CSSCI、核心),2016(1)

4.当前我国家风家教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思考,《中州学刊》(CSSCI、核心),2016(8)

5.弘扬传统家训文化 培育当代优秀家风,《道德与文明》(CSSCI、核心),2015(3)

6.以家风建设促进党风政风民风建设——江苏洪泽营造美好家风活动的调查与思考,《中州学刊》(CSSCI、核心),2017(3)

7.简论《了凡四训》的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船山学刊》,2017(3)

8.优秀家风传承及其时代价值,《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年版。

9.培育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经验与思考——以江苏省海门市“乡村慈善基金会”为例,《理论与现代化》(CSSCI扩),2016(3)

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的研究,《文教资料》,2016(29)

11.台湾大学校史馆的特色和经验,《兰台世界》,2016(7)

12.中国公众怎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前沿》(CSSCI扩),2015(11),第二作者

13.徐州“好人文化”建设中贯穿为民、务实群众观点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徐州市科研基金项目论文集》,2014年12月。

14.传统家训的道德教化及伦理意蕴,《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5日。

15.准确理解文艺创作“精字诀”,《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18日。

研究报告: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的调查报告——以江苏海门为例》,2016。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设计研究》,2014。

专著:

1.《了凡四训》,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译注。

2.《中华十大家训》(五卷本之三),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编著。

获奖情况:

科研获奖

1.201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的调查报告——以江苏海门为例》,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

2.2019年获高校优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航 扬帆”计划培养人选称号。

3.2020年获江苏省研究生“经典与智慧”学术创新论坛一等奖

4.2017.10获中国家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论文评比 三等奖

5.2014.09获江苏师范大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十一次研讨会议论文评比 三等奖

教学获奖

1.2018年获“江苏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展示二等奖

2.2020年分别获“江苏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展示二等奖

3.2018年获江苏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示范课堂”二等奖

4.2019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三等奖

5.2020年获徐州市首届优秀思政课教案征集活动(高校组)评选三等奖

6.2023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等奖项。

获奖荣誉

2019.03获江苏师范大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18.09获江苏省女教职工“好家风好家训”评选 三等奖

2018.03获江苏师范大学“先进工作者”

2017.03获江苏师范大学“先进工作者”

2017.10获江苏师范大学“优秀指导老师”

2014.03江苏师范大学工会活动积极分子

其他课程推荐


培训课程 主讲
最新政策解读和2025发展机会分析 刘剑
如何在不确定时代找到确定的方向重大战略研判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刘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形势分析和2024年预判 刘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五篇大文章解读和发展建议 刘剑
中国式全球化时代发展机会分析 刘剑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区域经济合作 刘剑
中国经济趋势分析与西部大开发政策解读 刘剑
政治局会议政策解读和2025发展机会分析 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