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课程编号】: NX40412
【课程名称】: 《傅雷家书》的育人理念及其时代借鉴摘要
【课件下载】: 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分类】: 职业技能培训
如有需求,我们可以提供《傅雷家书》的育人理念及其时代借鉴摘要相关内训
【课程关键字】: 育人理念培训

课程详情


课程背景

家训家风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理想教育的独特形式和中国家庭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以道德教化为基础和核心的内容,从思想和实践中给予人们丰厚的文化滋养。《傅雷家书》是由傅敏整理编辑的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和弥拉的书信,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真切的深情呵护和谆谆教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家教理念、方法和原则,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课程大纲

一、《傅雷家书》中育人理念

傅雷的一生都非常看重道德,他在给傅聪的妻子弥拉的信中写道:“这世上除了中国人,再没有其他民族是这样从小受健全的道德教训长大的。”《傅雷家书》中包含了傅雷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和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体现为追求完美人格、注重爱国实践、关注生命教育和重视职业道德的育人理念等。

(一)追求完美人格

傅雷的一生都在追求完美人格,做人为先的人格培育观念在傅雷给傅聪的信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明德知礼,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第二,淡泊名利,学习魏晋风流的恬淡胸怀。第三,保持理性,培养艺术家的哲学素养。

(二)注重爱国实践

第一,重视汉语水平。第二,热爱传统文化。第三,抒发爱国情感,呼吁爱国实践。

(三)关注生命教育

第一,关注孩子生命的自然维度。第二,关注孩子生命的社会维度。在关心孩子身心健康之外,还关注孩子生命的价值。

(四)重视职业道德

第一,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二,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风。

二、《傅雷家书》教化育人的时代借鉴

《傅雷家书》中传达的育人理念对于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和参考。

(一)注重家庭教育中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第一,将道德建设摆在家庭建设的首位。大学生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让良好的家庭风气在心中落地生根。第二,促进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良好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家庭建设的前提,也是进行家风家规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三,自觉践行家庭道德。家风家规能否保持并传承,就在于家庭成员是否严格执行。

(二)实践中培育爱国主义情感

傅雷对傅聪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对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文化渗透在民族血液中,唤醒孩子对祖国的认同。第二,引导大学生的爱国实践。第三,树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将理想信念厚植于爱国主义精神之中,在爱国奉献中成长成才。

(三)提升生命教育实效性

傅雷在道德教育中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效性。从傅雷的个人生平中可知,由于历史原因,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自杀身亡。1979年,傅雷的政治名誉恢复,平反昭雪。这不影响后世对傅雷生命教育的重视。傅雷代表着上个世纪高尚知识分子的形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始终留于他的心间,他自杀的选择是对他人格尊严的维护和不愿苟且度过余生的无奈之举。所以傅雷夫妇的自杀身亡,并不代表他的生命教育思想没有意义。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傅雷家书》中弘扬的价值观念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遥相呼应,适合当代大学生批判地汲取借鉴,有助于磨炼做人之道、升华其精神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华民族的价值灯塔,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傅雷在家书中也常常要求儿子重视精神生活,大学生应当学习傅雷和傅聪旷达恬淡的精神,提升思想高度,充实精神生活,做有思想、有灵魂的当代大学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家风家训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

张琳

张琳,女,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访问学者,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伦理学与中国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全国学校共青团、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社科联、徐州市等社科基金项目10项,相关成果荣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权威期刊、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译注《了凡四训》、参与撰写《中华十大家训(五卷本)》(之三)、《江苏家训史》等4部著作。在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徐州市、学校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6次,获校级本科教育教学课程建设项目1项。

主讲本科生课程《伦理学》《教师职业伦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研究生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讲授《中国传统家训道德教化思想研究》《<了凡四训>的伦理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傅雷家书>的育人理念及其时代借鉴》《<朱子家训>伦理教化的三维向度》《中华传统家训中孝道文化的时代传承及其路径选择》《新时代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若干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建设》等专题讲座。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研究、伦理学与中国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受教育经历:

2007/09- 2010/07,江苏师范大学,硕士;

2019/09- 2022/06,南京师范大学,博士。

主持项目:

1.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传统家风家训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18BKS040)。

2.2022年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的若干思考”(22XSXC-028)。

3.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科研项目:传统家训道德教化思想的实践路径研究(22XFRS027)。

4.2015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利用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5MLD001)。

5.2015年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立项课题:利用校史校情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方法研究(2015LX115)。

6.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基于近年来江苏地方道德建设经验研究(2015SJB378)。

7.2015年江苏省社科联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研究(15SYA-018)。

8.2014年徐州市社科基金项目:徐州“好人文化”建设中贯穿为民、务实群众观点教育实践活动研究(2014XSB-006)。

9.2010年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

10.2020年江苏师范大学课程建设专项:《思想道德与法治》。

期刊论文: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若干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核心),2017(8)

2.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5日第11版。

3.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探索》(CSSCI、核心),2016(1)

4.当前我国家风家教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思考,《中州学刊》(CSSCI、核心),2016(8)

5.弘扬传统家训文化 培育当代优秀家风,《道德与文明》(CSSCI、核心),2015(3)

6.以家风建设促进党风政风民风建设——江苏洪泽营造美好家风活动的调查与思考,《中州学刊》(CSSCI、核心),2017(3)

7.简论《了凡四训》的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船山学刊》,2017(3)

8.优秀家风传承及其时代价值,《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2015年版。

9.培育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经验与思考——以江苏省海门市“乡村慈善基金会”为例,《理论与现代化》(CSSCI扩),2016(3)

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的研究,《文教资料》,2016(29)

11.台湾大学校史馆的特色和经验,《兰台世界》,2016(7)

12.中国公众怎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前沿》(CSSCI扩),2015(11),第二作者

13.徐州“好人文化”建设中贯穿为民、务实群众观点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徐州市科研基金项目论文集》,2014年12月。

14.传统家训的道德教化及伦理意蕴,《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5日。

15.准确理解文艺创作“精字诀”,《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18日。

研究报告: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的调查报告——以江苏海门为例》,2016。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设计研究》,2014。

专著:

1.《了凡四训》,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译注。

2.《中华十大家训》(五卷本之三),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编著。

获奖情况:

科研获奖

1.201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的调查报告——以江苏海门为例》,获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

2.2019年获高校优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航 扬帆”计划培养人选称号。

3.2020年获江苏省研究生“经典与智慧”学术创新论坛一等奖

4.2017.10获中国家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论文评比 三等奖

5.2014.09获江苏师范大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十一次研讨会议论文评比 三等奖

教学获奖

1.2018年获“江苏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展示二等奖

2.2020年分别获“江苏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展示二等奖

3.2018年获江苏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示范课堂”二等奖

4.2019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三等奖

5.2020年获徐州市首届优秀思政课教案征集活动(高校组)评选三等奖

6.2023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等奖项。

获奖荣誉

2019.03获江苏师范大学“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18.09获江苏省女教职工“好家风好家训”评选 三等奖

2018.03获江苏师范大学“先进工作者”

2017.03获江苏师范大学“先进工作者”

2017.10获江苏师范大学“优秀指导老师”

2014.03江苏师范大学工会活动积极分子

其他课程推荐


培训课程 主讲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石红聚
加强党性修养 争做合格党员 石红聚
党务工作实务 石红聚
学廉洁准则做自律模范 石红聚
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总纲领 石红聚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 石红聚
锤炼党性强根基 擘画发展新格局 石红聚
坚守初心使命锻造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石红聚